2024年下半年药市行情土崩瓦解,正在涨价的药材突然按下暂停键,高价品种纷纷跌落。奔赴各地药商也都鸣锣收兵,火热的行情一夜之间大降温,有涨价利好的品种也偃旗息鼓,停步不前。无论是市场或产地,有货者已是步调不一,高价买货者更是一片恐慌,经营户也似惊弓之鸟,人人自危,个个恐慌,涨价时有货没卖出,等来的也是鸡飞蛋打的行情。那么,过去几年药市都经历了哪些行情变化,目前药市现状如何,中药材跌价还能持续多久?
图示:中药材价格指数
一、2021-2024年上半年药市进入涨价活跃期
2022年随着新冠疫情的结束,中药材进入了涨价活跃期,涨价的品种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。其实,有些品种在2020年已开启了涨价模式,只是三年疫情,交通管控,物流多停运,无论是产地或市场,药材无法正常运输,致使涨价的品种被压抑。2022年疫情管控解除,有不少药材需求猛增,点燃了火爆的行情。
据药通网历史价格数据显示,过去几年涨幅较大的品种有:
酸枣仁,2021年290元(98货),2023年1050元,目前320元。
猫爪草(水洗),2021年50元,2025年3月1100元,目前50元。
款冬花,2021年58元,2024年450元,目前100元。
党参(中条),2021年40元,2023年190元,目前115元。
当归(草把),2021年23元,2023年160元,目前58元。
连翘(青水煮),2021年65元,2022年260元,目前45元。
牛蒡子,2021年15元,2023年42元,目前13元。
甘草(58片),2022年32元,2023年48元,目前15元。
生地(统),2021年12.5元,2022年50元,目前9元。
白芍(统),2021年12元,2024年80元,目前45元。
牡丹皮(红丹抽芯85%),2021年18元,2024年115元,目前75元。
白术,2022年22元,2024年175元,目前35元。
白芷(统),2021年7.5元,2023年37元,目前7元。
紫菀(水洗片),2021年16元,2023-2024年100-110元,目前20元。
知母(安徽产长片),2021年10.5元,2023年49元,目前9元。
防风(籽播),2021年16元,2023年65元,目前13元。
北沙参(河北产统),2021年22元,2023年45元,目前19元。
怀山药(河北产统),2021年12元,2022年25元,目前12元。
怀牛膝(内蒙产平条),2021年15元,2022年40元,目前11元。
荆芥(全棵),2021年7元,2022年22元,目前5元。
前胡(家信统),2021年25元,2023年80元,目前22元。
麦冬(川统),2021年45元,2023年155元,目前120元。
栀子(福建统),2021年10元,2024年64元,目前33元。
黄连(鸡爪),2021年140元,2024年420元,目前300元。
天麻(统),2022年90元,2024年190元,目前150元。
水牛角(统),2021年13元,2023年130元,目前65元。
郁金,2021年40元,目前16元。
白及,2021年80元,2023年180元,目前75元。
猪苓,2021年46元,2023年130元,目前125元。
槐米,2021年19元,2022年60元,目前15元。
蛇床子,2021年14元,2023年29元,目前13元。
夏枯球,2021年32元,目前17.5元。
苦参,2021年12元,2023年23元,目前9元。
就连八年不涨价的柴葛根、鸡血藤、补骨脂、葶苈子、合欢皮、合欢花,也扭动腰肢,轻歌曼舞一阵。
总之,在2021-2024年上半年多数药材涨价,整个药市一片红火,鸡毛都上天。
图示:近期跌价品种排行
二、最后的疯狂
持续了三年的火热行情,到2023年底似乎气数已尽。谁知, 2024年上半年香料品种几乎全线飘红,益智仁率先扛起涨价大旗,短期内从37元涨至73元;黑胡椒、草果、干姜、香砂、砂仁、白豆蔻等香料品种紧随其后,也吹响了涨价号角。
白芍也在产新前冲向高峰,统货涨至80元左右;牡丹皮不甘示弱,短时间内飙升至110元;白术在受灾减产利好中高升至175元;何首乌、木香、山茱萸、菟丝子、白蒺藜、猫爪草、胖大海、百合、黄芩、芡实、薏苡仁、菊花等也搭车涨价,整个药市涨声一片。卖车的、卖房的、装修的、开出租车的、打烧饼的、卖服装的、卖酒的、开超市的、养鸡的,喂猪的、洗头的、洗脚的、按摩的、采耳的,就连教书的老师、退休的工人、在银行上班的人也都加入买货大军。
三、连续多年涨价,刺激家种药材大面积扩种
由于多数药材持续涨价2-3年,极大刺激了药农的种植积极性,家种药材生产过剩,价格自然跌落。如:过去几年受涨价刺激,种植面积恢复的品种有:川芎、泽泻、独活、车前子、沙苑子、知母、紫菀、白芷、白术、丹参、玄参、山药、板蓝根、川牛膝、怀牛膝、荆芥、防风、北沙参、黄芩、党参、当归、附子、元胡、决明子、旱半夏、前胡、柴胡、远志、猫爪草、射干、苦参、肉苁蓉等。
四、涨价品种纷纷跌落
2024年上半年即将走完涨价拐点, 正当大家沉浸在一夜暴富的幻想中,突然,涨价的快车一脚急刹,以黑胡椒为领涨的品种止升回落,益智仁、草果、香砂、砂仁、白豆蔻等也都掉头回走。
进入2024年下半年,随着秋季产新药材陆续上市,掉价的品种接踵而至。白芷、紫菀、知母、丹参、生地、防风、怀山药、荆芥、甘草、黄芩、连翘、怀牛膝、板蓝根、玄参、北沙参、款冬花、前胡等纷纷跌落。持续三年多的大涨价行情宣告结束,药市进入新一轮掉价周期。
图示:近期涨价品种排行
五、有利好的药材涨价乏力
2025年有不少药材依然有利好存在,只是大行情低迷,这些有利好的品种涨价也乏力。香料品种益智仁、黑胡椒、草果、香砂等,都是从过去6-7年的低价中走出,未来2-3年,甚至更长时间都有植株逐渐老化、产量不大等利好。因当前大行情低迷,这些品种继续上扬总显动力不足。目前基本面较好的品种还有:芡实、薏苡仁、北京菊、猪苓、白及、人参、西洋参、木香、何首乌、锁阳等。以上品种仍有利好存在,后市值得继续关注。
六、抄底也是孤军奋战
自2024年下半年药材进入下滑通道,到目前似乎有些品种的价格已经触底,不少药商以为买货风险不大,可以抄底做反弹。殊不知,这些所谓的低价品种,因供应货源充足,即使反弹也是昙花一现。况且,多数药商已趋于理智,不再轻举妄动跟风买货,使得低价买货者显得势单力薄,终因寡不敌众,最后还是不战而败,溃不成军。近两年买入川芎、泽泻、山药、生地、车前子、白芷、板蓝根、小茴香、孜然、紫菀等品种,虽然赔不了多少钱,但是2-3年内难以解套获得较大利润。
七、多数药材行情继续下调趋势不改
虽然目前有不少药材价格下滑,而且有的跌幅较大,但是由于药农种植积极性不减,未来这些品种价格继续下滑的趋势不改。如:黄连、党参、当归、款冬花、白术、元胡、麦冬、浙贝母、重楼、北沙参、知母、远志、黄芩、威灵仙、肉苁蓉、辽细辛等。
八,药材跌价还能持续多久
按照药市“涨三年,落三年,不涨不落,又三年”周期规律推断,2026年一些高价且生产恢复的药材会继续下滑,而进入低价或者受灾减产的品种会因少数人购买,有望出现一波短暂的小打小闹行情。买涨不买落,少数涨价品种仍是药商追逐的热点,跌价药材中途反弹仍是卖货的最佳机会。
九、落红不是无情物,化作春泥更护花
总之,过去几年,与涨价品种擦肩而过也好,不小心踏入陷阱、被深深套牢也罢,更多的药商清醒地认识到没有只涨不落的行情,货卖行情火热时仍是一条不变的铁律。
当前和今后2-3年内应重点关注生产尚未得到恢复的品种,这些品种可能会成为未来药市的热点,甚至黑马,如:黑胡椒、益智仁、草果、砂仁、香砂、猪苓、白及、秦艽、木香、何首乌、人参、西洋参、芡实、薏苡仁、骨碎补、升麻等。
涨久必跌,跌久必涨。过去几年低价的品种,随着利好的逐渐显现,终有一天会厚积薄发。在商机没爆发前,在风平浪静中需要的是耐心和等待。
注: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,不作为从商者投资的依据。

上一篇: 五大崩盘品种
下一篇: 中药材今日视点(第22...
发表评论
用户名:匿名 匿名回复
0/500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