评分项目及标准
企业资质
营业执照及药品经营/生产许可证有效性(最高10分)
GMP认证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(如ISO9001、HACCP)等(最高5分)
产品质量
符合《中国药典》及地方炮制规范(8-10分)
质量控制体系完善度(如追溯制度、SOP操作规范等,最高5分)
供应能力
品种覆盖范围:400种以上得5分,400种以下不得分 。
生产/配送响应速度、稳定性(最高10分) 。
价格
采用低价优先法,基准价为最低有效报价,其他供应商得分按公式计算(如价格分占比20%-45%) 。
服务方案
煎药室操作规范、配送时效性等(最高15分)
医疗机构认可度
历史合作情况、市场反馈(最高35分)
不同地区或联盟的评分细则可能存在差异,例如全国集采中价格指标占比达45%,而部分地区更注重质量指标(占比30%)。建议结合具体招标文件要求进行评估。
种植亩数3000亩 6分
追溯体系 8分
道地药材 6分
GAP基地 7分
趁鲜切制 3分
中药饮片集采政策对产业链的冲击
一、价格体系重构与利润压缩
集采通过“以量换价”机制导致饮片价格普遍下降,首批全国联采平均降幅达29.5%,部分品种如当归选货价格暴跌至142元/公斤,黄芪选货压至44元/公斤。
更严峻的是,部分饮片价格甚至低于原料成本,形成“进销价倒挂”现象,主要因企业为抢占市场份额采取亏本抢标策略。
医疗机构25%的收入加成政策虽缓解短期压力,但长期可能引发低价低质恶性循环。
二、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
集采推动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集中,如新荷花等龙头企业中标后市场占有率从18.3%跃升至42.7%。
而约2000家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危机,部分转向毒性饮片等细分领域或退出市场。
行业呈现“10%企业吃掉80%份额”的马太效应。
三、供应链与种植端深度调整
道地药材受冲击:全国采购模式削弱地理标志保护,如河南怀地黄种植面积缩减38%,宁夏枸杞改种比例达24%。
标准化倒逼升级:集采要求全流程质控,推动企业自建GAP基地(如云南白药三七基地)和智能仓储系统。
追溯体系强化:工信部追溯平台已覆盖113种药材,实现“来源可查、去向可追”。

上一篇: 海报时评丨鲁渝的双向...
下一篇: 小酸枣撬动50亿大市场...
发表评论
用户名:匿名 匿名回复
0/500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