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附子曾涨至120元(黑顺片),目前价格回落至48元左右。附子价格为何下滑,过去几年都经历了哪些变化,这轮低价还能走多远。
附子为毛莨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。
附子传统产区主要为四川江油及陕西城固、勉县。建国后发展的新产区有四川安县及凉山州;陕西南郑、汉中,兴平。以四川江油、陕西城固种植历史悠久,产量大,质量好,销全国并出口。陕西兴平是附子种苗生产基地,目前江油、安县的职能主要是加工附片和附片销售集散地。
四川江油、安县为每年附子最早产新的产区,当地附子一般在夏至后(6月20日前后)开始采挖,由于夏至后雨水多,在夏至后的一周时间内必须采挖完毕,若采挖不及时根茎就会腐烂,采挖后也必须马上进行加工炮制,否则也会出现腐烂情况。
陕西产区在7-8月采挖,云南产区在10月份进入产新期。一般在11月之后开始种植。附子因加工方法不同,商品分为附片、附子瓣、盐附子。
图示:附子近三年历史价格
近十几年来附子价格波动也较大,2011年下半年到2012年上半年价格在21元(黑片)上下浮动,2012年下半年价格涨至32-33元,此价一直持续到2013年10月。由于附子持续近两年低价,药农多减少了种植面积,2013年11月价格上涨至55元,12月高升至62元。2014年上半年附子价格小幅回落至60元,下半年再次发力上扬,逐渐涨至75-90元。进入2015年附子继续高歌猛进,从90元高升至110元左右,到11月价格回落至75元,2016年1-7月在75-80元上下浮动。
由于附子高价持续长达3年之久,药农大面积扩种,到2016年全国附子种植面积达10万亩以上,总产量超过4万吨。由于附子生产过剩,2017年价格跌至25-26元,2018-2019年价格在26元上下徘徊近两年,2020-2021年价格小幅回升至30元左右。附子自2017年跌进低价,到2021年低价长达5年。在此低价期间,药农多减少了种植面积,2021年底附子价格便回升至45元左右,此价持续到2022年。
2023年附子进入新一轮涨价通道,不到一年内从45元飙升至120元,年底回落至75元左右,此价持续到2024年产新8月。受附子连续近两年高价刺激,种植面积扩大,2024年产新后从75元跌至55元左右,2025年继续下滑,从55元跌至48元左右。
附子经历了两年高价刺激药农扩大了种植,生产出现过剩,预计,未来2-3年将继续在低价运行。
如果是基地种植,则平均亩产量情况,带须泥附子产1650公斤,每株产20个左右,折干品约500公斤。
附子两年生,四川产区于第2年小暑至大暑收获。陕西于大暑至立秋收获。四川凉山等山区于10-11月收获。
附子刚从两年高价跌落,不经过几年的低价运行,调减种植面积,很难迎来新一轮涨价行情。
附子具有回阳救逆、温里祛寒的功效。除临床应用外,为金匮肾气丸、附子理中丸、附桂理中丸、龟鹿滋肾丸、虎骨木瓜丸、天麻丸、右归丸、济生肾气丸等几十种中成药的原料。用四川附子加工制成的附片,其品种规格齐全,质地优良,片张大而匀,半透明状,油润光泽。历史上一直是调供全国和出口的传统产品,远销苏联、美国、英国、日本、澳大利亚、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,在国内外享有声誉。陕西汉中加工附子有黑顺片、黄附片、熟附片、白附片、刨片、盐附子等产品也很畅销,市场年需求量5000吨左右。
注:文章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,不作为从商者投资的依据。

发表评论
用户名:匿名 匿名回复
0/500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