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-9月中药材进出口分析报告

作者:尹丽 浏览:184 2025-11-01 15:03:29

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,2025年第三季度,我国中药材贸易总量22.88万吨,同比下降1.81%;贸易总额42.48亿元,同比下降3.19%。其中中药材第三季度进口总量16.72万吨,同比下降2.91%,累计进口总额20.37亿元,同比下降1.62%;出口总量6.15万吨,同比增长1.31%,累计出口总额22.11亿元,同比下降4.60%。综合来看,近两年我国第三季度中药材进出口贸易整体呈下滑态势,其中出口处于承压调整阶段。



具体看,上图显示,2025年中药材第三季度进口数量整体呈持续增长趋势,但相较去年同期,7月和8月进口数量有所下降,同比下降分别为21.67%,15.87%,9月进口数量较去年增加,同比增长32.05%。同时,7月和8月进口金额相较去年同期呈负增长态势,同比下降分别为26.19%,9.87%,9月进口金额与进口数量表现同步,同比增长为37.08%。



2025年中药材第三季度出口数量趋势同样呈持续增长趋势,7月出口数量不及去年同期,同比下降8.31%,8月和9月出口数量较去年增加,同比增长分别为1.61%,11.38%。同时,第三季度中药材进7月和8月出口金额不及去年同期,同比下降分别为19.75%,1.56%,9月进口金额较去年增加,同比增长9.29%。


一、进口情况分析


从进口金额明细分析,进口金额超过千万的国家有14个,其中泰国以9.134亿元居进口国家第一;同比2024年第三季度,在进口金额超千万的国家中,印度尼西亚、越南、印度、韩国、美国、肯尼亚进口金额同比下降,其中印度下降幅度最大,同比下降75.38%;其他国家同比均呈增加趋势,其中新西兰增幅最大,同比增长为871.65%,伊朗、俄罗斯紧随其后,同比增长分别为268.92%,118.36%。



从进口货源地区来看,东盟地区以15.68亿元居2025年我国第三季度中药材进口金额第一,占总金额比77%。对比去年来看,俄罗斯、大洋洲、日本、北美洲、东盟的进口金额较去年同期增长,其中俄罗斯增幅最大,同比增长118.36%,其次是日本和大洋洲,同比增长分别为87.14%,76.75%。印度、南美洲、欧洲的进口金额较去年同期下降幅度较大,同比下降分别为75.38%,74.39%,50.58%。


表:2025年7-9月进口中药材排行


从进口品种数量来看,进口数量超千吨的品种有9个品类,分别是龙眼、姜黄、小茴香、甘草、肉豆蔻、豆蔻、胡椒、孜然、丁香,多为香料类和药食两用类。其中除了龙眼进口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80.53%,其余8个品类进口数量较去年同期均呈现下降现象,小茴香、孜然、甘草、胡椒下降幅度较大,同比下降分别为78.68%,75.21%,51.39%,49.58%。


从进口品种金额来看,进口金额超千万元的品种有14个品类,分别是龙眼、肉豆蔻、胡椒、豆蔻、西洋参、人参、姜黄、胖大海,乳香、没药及血竭,孜然、丁香、番红花、小茴香、甘草,其中龙眼以9.3多亿元的进口金额排名第一,较去年同期增长76.75%。其余13个品类的进口金额较去年同期增长幅度较大的有番红花、姜黄、胖大海,其中番红花增长幅度最大,同比增长353.96%,姜黄和胖大海同比增长分别为48.57%,38.82%。进口金额同比下降幅度较大的品类主要为香料类,其中,孜然、小茴香、丁香同比下降分别为82.50%、78.57%,64.18%。


表:2025年7-9月中药材进口货源分布情况


从货源市场来看,我国进口香料类中药材主要来自东南亚。具体来看,丁香、豆蔻、肉豆蔻主要从印度尼西亚进口;孜然主要从印度进口;肉桂及肉桂花62.13%来自缅甸,37.87%来自越南;胡椒67.74%来自越南,27.49%来自印度尼西亚;98.80%姜黄进口自缅甸。此外,进口西洋参主要来自加拿大和美国,胖大海主要来自缅甸、泰国、越南,阿魏和番红花主要来自伊朗,乳香、没药及血竭主要来自肯尼亚和苏丹。97.81%龙眼进口自泰国,99%甘草以上来自中亚。


二、出口情况分析


从出口数量TOP前20的品种来看,有9个品种超过千吨,分别是肉桂及肉桂花、红枣、山药、枸杞、八角茴香、孜然、胡椒、当归、甘草,主要是香料类和药食两用类品种。从出口数量同比来看,八角茴香、小茴香、红枣、茯苓、菊花、甘草出口数量较去年同期有所减少,其中八角茴香和小茴香出口数量减少较为明显,同比下降分别为46.28%,30.22%。其余14个品种同比均呈现增长趋势,其中孜然、当归、山药分别以389.92%、70.22%、45.28%的同比增长排名前三,出口体量较去年明显增大。



从出口金额TOP前20的品种来看,有10个品种超过5千万,分别是肉桂及肉桂花、枸杞、红枣、冬虫夏草、人参、胡椒、当归、半夏、八角茴香、山药,其中肉桂及肉桂花、枸杞、红枣、冬虫夏草的出口金额超1亿元。从出口金额TOP前20的金额同比来看,有9个品种出口金额较去年同期减少,其中八角茴香、茯苓、白术减少幅度较为明显,同比下降分别为48.70%、45.79%、32.31%。其余11个品种的出口金额较去年均呈现增长趋势,其中,孜然同比增长129.98%,排名第一,当归、胡椒分别以同比增长28.64%,27.77%的幅度居于第二、第三。



从出口市场来看,日本是我国中药材出口的第一市场,2025年第三季度对日中药材出口金额达到5亿多元,涉及海关列明及未列明的品种40个,占整个中药材26%的出口份额。东盟市场是我国中药材出口的第二大市场,出口份额为18%,不过今年第三季度出口金额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,下滑幅度为18.17%,其中越南、马来西亚的出口市场份额在整个东盟地区占比较大,分别为10%、4%。从2025年第三季度出口市场金额同比来看,中亚地区、朝鲜、中美洲出口金额较去年同期大幅上涨,涨幅分别为283.42%,181.25%,108.81%;印度出口金额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,下滑幅度为58.99%。

会员评论

  • 暂无评论
发表评论

用户名:匿名  匿名回复

0/500

提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