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,美国发动的“关税事件”,搅动全球经济动荡。中药材作为特殊商品,进出口是否受到关税影响,是商家们谈论的热点,既要关注政策的动向,也要预判可能影响到哪些中药材行情变化,以避免因关税带来的风险,同时也应抓住因此触动的商机。
进入2025年多数药材价格继续走低,只有香料品种这边风景独好,益智仁在反复震荡中依然保持强劲上扬势头,成为药市中少有的一面迎风飘扬的旗帜。黑胡椒,仍在50元以下积蓄力量,等待厚积薄发行情到来。草果,2025年产量不明朗,又有库存拖累,总是涨涨停停,不过,高价期间栽种的植株已老化,随着利好的逐渐显现,后市行情值得关注。
八角茴香,在广西干旱利好中价格强势上扬,水烫果从前期的32元涨至40元左右。在益智仁、黑胡椒、草果,八角茴香涨价的带动下,白豆蔻、丁香、香叶、孜然、草豆蔻、高良姜、进口砂仁、香砂等或因价低反弹,或搭车涨价。调料品种的火热,吸引了更多商家的关注,为低迷的药市注入几分活力。
作为药食两用的调料品种,涨价的动力主要是有的品种过去几年多年低价,高价期间栽种的植株开始老化,减产利好凸显,生产恢复需要3-5年,经过短暂的震荡回调,未来仍有上升趋势。如:益智仁、黑胡椒、草果、进口砂仁,香砂等。
4月受大风降温天气影响,山桃仁、苦杏仁小打小闹一阵,复归平静。
猫爪草,产新价格飞速下滑,从千元高价跌至百元上下,成为继紫菀、款冬花、射干、连翘、车前子、知母等高价药材断崖式暴跌的后续。
党参、当归继续在下滑路上前行,真正的低点并未到来。甘草价格已跌至近十年新低,高价买货者深深套牢。甘草价格的低落,再次打击药农种植积极性,只是短期内需继续消化库存。羌活,进入实际消化,因去年涨价刺激野生产量增加,抑制价格继续高升,经过实际消化后,或许价格有望再次启动。牛蒡子,生产恢复,如果干旱能带来一波行情,有货者应抓住机会抛货。
板蓝根,有不少药商视价低囤积,拉动价格小幅上升,终因供应货源充足,近日止升转稳。
麦冬,随产新结束价格小幅回落。川芎,产新开始,价格稳中下滑。泽泻,继续低价运行;续断,有商视价低买进,只因供应货源量大,价格继续上扬动力不足。
木香,依然有商关注,只是人气难聚,价格上扬乏力。何首乌,野生产量增加,拖累行情。秦艽,进入实际消化,价格趋于平稳。独活,去年种植扩大,价格理性回落。川牛膝,价格不高,药农种植积极性降低。附子,可供货源多,价格显疲。
车前子面临产新压力,价格继续走低。枳壳、枳实、木瓜、乌梅、吴茱萸,低价无利好,价格低迷不前。元胡,产新价滑,真正低价没有到来。浙贝母,人气品种,有货应谨慎把握。桔梗,在实际消化中不断跌落,短期内价格难有大的回升。生地,进入低价周期,近两年买货者全线套牢。白芷,有商视价低买入囤积,小批量交易活跃。丹参,防风、北沙参、荆芥、瓜蒌、天花粉、怀牛膝,短期内价格继续下滑空间不大。
红花,价格再落空间不大,需继续减少种植,只有去库存,才能迎来新的商机。亳菊,少人种植,需求不旺,价格原地踏步。北京菊,即将栽种,需留意2025年种植面积。金银花,即将产新,多商认为价格有望小幅下滑。
亳州地产药材白芍,前期恐慌抛货,近期止落转稳。2025-2026年白芍可采挖面积不大,后市行情仍有望出现转机。牡丹皮,在地面积不大,生产尚未得到大面积恢复,需继续消化库存,后市仍值得关注。
白术,近期集贸市场交易活跃,价格坚挺。受近两年白术高价刺激,种植面积继续扩大,有货者应把握好卖货时机。知母,紫菀继续走低,因生产过剩,短期内价格难有大的回升。
白及,自去年下半年价滑,高价持货者多赔钱,种植户也多亏本,2025年种植积极性不高。
野生药材防己、骨碎补、升麻,长线看好。水蛭,价格继续下滑空间不大,随市场需求好转,价格有望小幅回升。
黄连、远志、龙胆草价格已高,只有靠实际需求平衡行情。菟丝子,暂无利好,价格低迷不前。薏苡仁,近期库存得到大量消化,目前低价不足刺激药农种植积极性,只是人气低落,短期内行情难有大的波动。芡实,种植基本结束,2025年种植面积没有多大扩增,后期天气值得关注。
总之,虽然目前多数高价药材价格下滑,但是,药农种植积极性不减,如果没有自然灾害减产的利好,未来产量压力仍大,价格有望继续走低。
一些基本面较好的品种,值得重点关注,一旦有新的利好出现,涨价一触即发。如:益智仁、黑胡椒、草果、香砂、进口砂仁、薄荷脑、西洋参、人参、芡实、薏苡仁、北京菊、草决明、秦艽、骨碎补、升麻、白芍、牡丹皮、猪苓、白及等。同时,易受洪涝和干旱影响的品种,下半年也会因受灾减产而出现一波涨价行情。
商机无处不在,能及时抓住,并获利者,才是智者。
注: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,不作为从商者投资的依据。
用户名:匿名 匿名回复
0/500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