田基黄为藤黄科植物地耳草Hypericum japonicum Thunb.的干燥全草。春、夏二季花开时采挖,除去杂质,晒干。
【性状】 本品长10~40cm。根须状,黄褐色。茎单一或基部有枝,有4棱,表面黄绿色或黄棕色:质脆,易折断,断面中空。叶对生,无柄;叶片卵形或卵圆形,长0.4~1.6cm,全缘,具腺点,基出脉3~5条。聚伞花序顶生,花小,橙黄色或黄色,萼片、花瓣均为5片。无臭、味微苦。
田基黄与几种易混药品的鉴别
1、主要性状区别
1.1 地耳草 全株无毛,高10~30厘米,茎常有四棱,叶有黑色腺点,花黄色。叶对生,无柄,基部稍抱茎;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,全缘,两面均无毛,蒴果椭圆形,成熟时开裂。
1.2 蚤缀 全株被细毛,叶无黑色腺点,花白色,细毛、茎多分枝,稍具四棱,质软,不易折断,表面黄绿色或黄褐色,叶黄绿色、叶缘全缘。表面具柔毛,花瓣卵形5枚。茹果。气微味淡。
1.3 小二仙草 小草本,长约10~20 cm;茎纤细,具4纵棱或较多纵棱,断面实心或空心,棱上具有细小皮刺;叶对生(上部叶有时互生),叶片卵形或卵圆形,边缘具有浅锯齿;圆锥花序。
2、主要显微特征鉴别
2.1 地耳草 内皮层明显,凯氏点清晰,木质部细胞显著木化,导管明显呈列,皮层细胞中无草酸钙簇晶。粉末观察可见导管多为螺纹型,网纹导管少见,无草酸钙簇晶。
2.2 蚤缀 表皮细胞1列,外被角质层,可见非腺毛,皮层细胞8-9列,外层具厚角组织,约2~3层细胞,皮层中部具纤维层,约2-3层细胞。内皮层细胞大小不一,排列紧密,维管束外韧型,韧皮部狭窄,形成层不明显。木质部较宽,导管2~4个径向排列,具髓。
2.3 小二仙草 内皮层明显,凯氏点清晰;木质部细胞显著木化,导管呈列不明显,皮层薄壁细胞中分布有较多草酸钙簇晶。粉末显微观察可见导管多为螺纹型,网纹导管少见,具有草酸钙簇晶。

发表评论
用户名:匿名 匿名回复
0/500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