药通网欢迎您!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
提示
当前位置: 首页 > 种植技术 > 正文

绞股蓝种植技术

来源:夸克AI 浏览:158次 时间:2025-05-11 08:18:41

绞股蓝是一种具有多种药用价值的葫芦科植物,其种植技术涉及多个方面,包括繁殖方法、田间管理、病虫害防治和采收加工等。以下是详细的种植技术介绍:


繁殖方法

种子繁殖:3月中下旬或4月初直播,播种前用温水浸种2-3小时,按行距30-40厘米开沟或穴距30厘米开穴,播种后覆土1厘米,保持土壤湿润,苗高15厘米时移栽。


根茎繁殖:2-3月或9-10月进行,将根茎剪成5厘米左右的小段,每段1-2节,按株行距30厘米×50厘米开穴,每穴放入1小段,覆土约3厘米,栽后及时浇水保湿。


扦插繁殖:5-7月,选择健壮茎蔓剪成3-4节的小段,去掉下面2节叶子,按10厘米×10厘米的株距斜插入苗床,浇水保湿,适当遮荫,新芽长至10-15厘米时移栽。


田间管理

中耕除草:幼苗未封行前,注意中耕除草,避免损伤嫩茎。


追肥:定植后1周施薄肥,配施尿素及磷、钾肥,每次收割或打顶后追肥,最后一次收割后施冬肥,以厩肥为主。


打顶:主茎长到30-40厘米时打顶,促进分枝,1年可进行2次,摘去顶尖3-4厘米。


搭架遮荫:苗期需遮荫,可搭1-1.5米高的架,用玉米、芦苇等遮荫物,茎蔓长到50厘米时绕于架杆上。


排灌:保持土壤湿润,雨季注意排水防涝。


病虫害防治

白粉病:多发于生长后期,为害叶片,可用50%托布松可湿性粉剂500-800倍液喷雾防治。


三星黄萤叶甲:4月下旬始发,为害叶片,可用50%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90%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喷雾防治。


灰巴蜗虫和蛤输:为害叶片、芽和嫩茎,可撒施石灰粉防治。


采收与加工

采收:茎蔓长达2-3米时,晴天收割,留地上茎10-15厘米,南方1年可收割3-4次,北方2次,最后一次齐地收割。


加工:晾晒至干,置阴凉密闭处保存,保持干品色泽。


通过上述技术,可以有效提高绞股蓝的产量和品质,促进绞股蓝产业的健康发展。

会员评论

发表评论

用户名:匿名  匿名回复

0/500

实力认证

我的足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