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慈菇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,其块茎不仅可作为食材用于制作慈菇酒和慈菇茶,还是一种较为畅销的中药材,因此具备较高的经济价值。下面详细介绍一下毛慈菇的种植方法。
适宜土壤
毛慈菇是肉质根,适宜栽种在富含腐殖质深厚的砂质壤土中,这样的土壤排水性能良好,同时含有丰富的有机质。理想的土壤类型包括山土或腐叶土,pH值建议维持在5.5至6.5之间,这样的环境有利于毛慈菇的生长。另外,含铁质的土壤或微酸性的土壤也是不错的选择。
整理土地
在种植前,应先清理好土地,移除灌木、杂草以及石头等障碍物。为了确保良好的排水效果,周边也应清理干净,至少清理几米远。在清除杂草时,既可以选择药剂除草也可以人工除草。药剂除草可以减轻后续几年除草的压力,但需要注意的是,使用药剂后需要休田一年半以上。除了药剂除草,人工除草也是可行的方法,它能够有效去除杂草,避免化学物质残留对土壤和作物产生不利影响。
繁殖育苗方法
毛慈菇繁殖有种子育苗和块茎育苗两种方式,前者较为复杂,后者更常用且操作简便。块茎育苗时,可使用益富源催芽生根液,其中的有益微生物能够加速催芽生根过程,缩短发芽期,同时还能提升药材品质。在块茎育苗过程中,应挑选出芽饱满粗壮、无损伤且无病虫害的假球茎作为种栽,搬运时需注意避免磕碰,可选用筐类工具,底部垫上柔软的草料。如果不能及时栽种,则可以将种栽拌入细砂中储运。块茎育苗时,采用分级栽培的方式,株行距一般为10厘米×20厘米或15厘米×20厘米,具体视种栽大小而定。
移栽
毛慈菇块茎育苗可选择在春、秋两季进行,春季通常在5月至6月,秋季则在8月至9月。移栽时,需将挖出的假球茎或野生球茎清洗干净,选取芽饱满粗壮且无损伤的种栽。移栽后的毛慈菇块茎需现起现栽,如果不能及时栽种,则可拌入细砂储运。移栽后,应尽量避免使用药剂除草,主要依靠人工进行除草工作。
不同生长期的除草管理
成熟性生长期
从早春到6月下旬,为成熟性生长期,此期间应尽早进行除草,对于苗周围的杂草需用手小心拔除,行间杂草可用镰刀处理。
休眠期
6月下旬至8月中旬,为休眠期,随着种子的成熟,叶片枯萎,地下球茎开始休眠。此时气温高、雨水多,杂草生长旺盛,应使用剪草机或镰刀清除杂草,除草可多次进行。
繁育生长期
8月中旬开始长出新的叶片,球茎进入生理性繁育生长期,气温逐渐下降,雨量减少,杂草长势不旺,此时只需进行人工清理即可。
休眠期
10月毛慈菇停止生长进入休眠期,此时应清理床面。
水分管理
毛慈菇(冰球子)喜阴又怕涝,林下栽培能够保持苗床湿润,但雨季要注意排水,可在四周挖排水沟,以防因水分过大造成烂根或发生病害。暴雨过后或连雨天要及时检查,如低洼处积水应及时挖沟排水。
预防病虫害
毛慈菇(冰球子)病虫害较少,主要病害有根腐病、黑变病等,虫害主要有地老虎等。预防为主,选择健康壮苗种植,避免根茎损伤,避免过密栽植,保持通风,避免过湿环境。还可以使用益富源药材专用营养液来巩固预防。害虫主要是地老虎,春、秋季活动较多,主要咬食茎叶。发现被咬食的植株,可人工捕杀和诱杀。
采收
毛慈菇一般栽种3年后可采收,4-5年采则产量较高。林下种植采收比大田耕种采收要困难一些,因为在挖取时要尽量避免损伤球茎。
发表评论
用户名:匿名 匿名回复
0/500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