药通网欢迎您!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
提示
当前位置: 首页 > 种植技术 > 正文

附子种植和留种技术详解

作者:芒果不加冰 来源:百家号 浏览:109次 时间:2025-09-09 08:12:48

附子,这一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头的侧根(子根),在四川江油和布拖两地被誉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。其加工品入药后,被誉为附子,拥有回阳救逆、补火助阳、温中止痛及散寒燥湿的卓越功效,广泛用于治疗亡阳虚脱、风寒湿痹、坐骨神经痛、腹中寒痛以及跌打剧痛等病症。


【附子栽培技术】附子的栽培技术是确保其健康成长、高产优质的关键。从选地整地、播种育苗,到田间管理、采收加工,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。通过合理的栽培措施,我们可以有效地促进附子的生长,提高其产量和品质,为医药行业提供优质的原材料。


1.选地与整地

在四川主产区,乌头的种根多在山区轮作生产,而平地则主要用于商品化生产。对于种根生产,应选择凉爽的阳坡,且土地需轮作6年以上,以沙壤土或紫色土地块为宜。经过三犁三耙后,需将土地整平并耙细,然后作成1米宽的畦。在整地过程中,每亩应施入2500~3000公斤的土杂堆肥、15公斤的过磷酸钙和50公斤的饼肥作为基肥。而对于商品药材的生产,则宜在气候温和湿润的平地进行。选择土层深厚、疏松且肥沃的沙壤土地块为佳,前茬作物以水稻或玉米为宜。在前茬作物收获后,需深耕20~25厘米,然后整平耙细并作成1米宽的畦。每亩应施入3500~4000公斤的腐熟厩肥、50~100公斤的腐熟菜籽饼和50公斤的过磷酸钙作为基肥。


2.繁殖方法

乌头通常采用块根繁殖的方式进行种植。在11月上中旬,将块根栽种在预先准备好的畦上,保持株行距均为17厘米,穴深控制在13~15厘米。对于一级块根,每畦可种植2~3行,每亩所需种根数量为12000~13000个;而三级块根则每畦种植4行,每亩约需20000个种根。在栽种时,应将种根的芽苞朝下放入穴中,并覆盖适量土壤。栽植完成后,每亩淋施2000公斤人畜粪肥以促进生长。为防后期补苗,建议在畦端密集栽种几个种根。


此外,商品药材的繁殖也常在12月上旬至中旬进行。此时,一般选用二级块根作为繁殖材料。每穴栽种1~2个块根,芽头需向上立放于穴中央。若为便于修根,当每穴栽种两个块根时,应将块根的脱落痕朝向畦中心,因为该侧不会萌发子根。同样地,为确保补苗的需要,建议适量多栽一些块根。


3.田间管理

清沟与补苗:在出苗前,使用竹耙将大土块耙入沟中并打碎,再提至畦面耙平。确保沟底平整,以防止积水。2月中下旬,当苗出齐后,应及时拔除病株并补齐缺苗,补苗工作宜早不宜迟。


追肥:追肥通常需要进行三次。第一次在补苗后约10天,每亩施用人畜粪肥3000公斤和尿素27公斤,进行穴施并覆盖土壤。第二次在4月上旬(即第一次修根后),每亩施用绿肥2000公斤、菜饼50公斤和适量的人畜粪肥。第三次在5月上旬(第二次修根后),此时气温逐渐升高,块根迅速膨大,因此需要追施厩肥1500~2000公斤、腐熟菜饼50公斤,并每隔两株开穴施入,同时用人畜粪肥6000公斤淋窝并覆盖。整平畦面,使其呈弓背形。


修根:为促进块根的肥大和提升品质及产量,通常需要进行1~2次修根。第一次在4月上旬,第二次在5月上旬。在修根过程中,应先去除基生叶,用附铲刨开植株附近的泥土,露出块根,然后手工去除较小且多余的块根,保留2~3个对生的较大块根。修根完成后立即盖土,并注意在修根时不要损伤主根。


摘尖与掰芽:在4月上中旬(即第一次修根后7~8天),应摘去顶芽,一般保留7~8片叶子。当顶端腋芽长出4~5片叶子时,再摘去腋芽的尖部。之后每周重复此过程1~2次,及时掰除下方生长的腋芽,但注意不要损伤叶片。


灌、排水:在整个附子的生育期中,应保持土壤的适当湿度。在干旱时需要灌水,但要注意控制水量,以避免积水。在雨季时则应及时排除积水,以确保附子的健康生长。


4.病虫害防治

针对白绢病,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:首先,选择无病种根,并在栽种前用40%多菌灵浸泡种根3小时;其次,与水稻等禾本科作物进行轮作;此外,在雨季时需及时排水;同时,可以使用50%多菌灵或50%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进行灌根;一旦发现病株,应立即连同周围的土壤一起挖出,并撒上生石灰对病穴进行消毒。


对于霜霉病,我们需要在苗期彻底拔除病苗,并用5%石灰乳对病穴进行消毒;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,可以喷施1∶1∶120的波尔多液或乙磷铝500倍液进行防治。


叶斑病的防治方法包括避免连作、在发病期使用40%多菌灵500倍液或70%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进行喷施、以及在收获后集中烧毁病株病叶以消灭越冬病菌。


若遇到白粉病,我们应在发病初期使用25%粉锈宁2000倍液或托布津1000倍液进行喷洒;同样,在收获后也需集中烧毁病株残叶。


对于萎蔫病,我们需要彻底去掉带病的块根,并在栽种时用40%多菌灵胶悬剂500倍液浸泡块根3小时。


此外,附子还可能面临一些虫害威胁,如黑绒鳃金龟子和棕色金龟子幼虫可能为害主根,而银纹夜蛾幼虫则可能为害叶片。针对这些虫害,我们可以采用毒饵、黑光灯诱杀及杀虫剂喷杀等方法进行防治。


5.采收

乌头通常在栽种后的第二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进行采收。若遭遇连续阴雨天气,为防块根腐烂,可适当提前采收。采收时,需细心刨起块根,并切去地上的茎叶。之后,将子根(即泥附子)与母根(乌头)进行分离,并抖净泥土,进行干燥处理。请注意,生品乌头需要经过专业加工后方可使用。


【留种技术】乌头通过块根繁殖留种,需进行分级和储藏,以保证种根的健康和可用性。乌头以块根作为繁殖材料。在附子收获后,需对主根进行分级:每百个重2公斤的被定为一级品,每百个重0.75~1.75公斤的为二级品,而每百个重0.25~0.75公斤的则被列为三级品。通常,一级和三级块根被优选作为乌头的种根,而二级块根则适合作为附子的种根。对于种根的储藏,可以选择假植在沙壤土中,这样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取用。另一种方法是采用湿沙层积储藏,挖深约60~70厘米的储藏坑,先铺一层种根,再覆盖16厘米厚的沙土,如此层层堆叠,直至地面。储藏坑的四周和中间需立上玉米秆以保持通气。

上一篇: 五加皮栽培技术

下一篇: 没有了

会员评论

发表评论

用户名:匿名  匿名回复

0/500

实力认证

我的足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