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正值盛夏,气温升高,人体阳气外浮,脾胃功能相对较弱。然而,许多人为了消暑,过度依赖冷饮、空调等寒凉之物,反而导致寒邪内侵,引发各类健康问题。笔者结合临床经验,谈谈夏季养生的关键要点。
夏季为何要“养阳”
《黄帝内经》提出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,是因为夏季人体阳气趋向体表,内里阳气相对不足,尤其是脾胃功能较弱。此时若贪凉饮冷,如过量食用西瓜、冰镇饮料、绿豆、苦瓜等寒凉食物,容易损伤脾胃阳气,导致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,甚至诱发胃肠疾病。因此,夏季适当服用藿香正气类辛温化湿的药物,反而能更好地调理身体。
不同人群的夏季健康隐患
儿童:夏季儿童贪凉,喜食冷饮、久吹空调,容易外感寒邪,内伤脾胃。寒邪束表,郁而化热,常表现为扁桃体炎、支气管炎,甚至肺炎,部分医生或家长习惯使用清热解毒类药物,虽能暂时退热,但可能进一步损伤脾胃,导致食欲下降、腹胀腹痛。长期如此,还可能影响气血生化,导致小儿多动、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。
女性:夏季过食寒凉,易导致脾胃虚寒,加重宫寒,出现痛经、月经不调,甚至卵巢囊肿、子宫肌瘤等问题。脾阳不足还会导致痰湿内生,与上焦郁热结合,形成甲状腺结节、乳腺增生等病症。
男性:夏季受寒后,轻则感冒发热,重则脾胃受损,出现食欲不振、乏力倦怠。若寒热错杂,还可能表现为易饿、暴饮暴食,进而引发脂肪肝、高血脂、高尿酸等问题,甚至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。
夏季养生建议
1.饮食温养:适当食用生姜、紫苏、山药等温性食物,晨起可喝姜枣茶温补脾胃。
2.合理避暑:空调温度不宜过低(建议26℃以上),避免长时间直吹冷风。
3.适度运动: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温和运动,如八段锦、散步,以助阳气升发。
4.慎用寒凉药物:如无实热证候,不宜长期服用清热解毒类中成药。

上一篇: 三伏天来了,这些养生...
下一篇: 养生:喝黑豆红枣桂圆...
发表评论
用户名:匿名 匿名回复
0/500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