药通网欢迎您!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
提示
当前位置: 首页 > 种植技术 > 正文

金果榄种植攻略

作者:五车 来源:网易 浏览:361次 时间:2025-07-25 08:36:44


一、金果榄种植土壤要求

金果榄喜温暖湿润、荫蔽的生长环境,对土壤条件要求较为苛刻,合适的土壤是实现高产优质的基础。


土壤质地:金果榄适宜种植在疏松、肥沃的土壤中。疏松的土壤结构有利于根系伸展和呼吸,防止因土壤板结导致根系缺氧。沙壤土和壤土是较为理想的选择,这类土壤兼具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,既能保证根部呼吸顺畅,又能保持一定的水分供给。例如,在江西、湖 南等地的丘陵地带,沙壤土分布广泛,为金果榄种植提供了天然优势。


酸碱度:土壤的酸碱度(pH 值)对金果榄生长至关重要,其适宜在微酸性至中性的土壤中生长,pH 值范围在 5.5 - 7.0 之间。过酸或过碱的土壤都会影响植株对养分的吸收,进而影响生长发育。若土壤酸性过强,可适量添加石灰进行改良;若土壤偏碱性,则可增施酸 性肥料或有机肥来调节。


肥力与有机质含量:金果榄生长周期较长,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,因此要求土壤肥力较高且富含有机质。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,不仅能为植株提供丰富的氮、磷、钾等大量元素和铁、锌等微量元素,还能改善土壤结构,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。一般来说,土壤中有机质 含量应不低于 2% 。在种植前,可通过增施腐熟的农家肥、堆肥等方式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。


排水性:金果榄不耐水涝,要求种植地具备良好的排水条件。在选择种植地块时,应避免地势低洼、易积水的区域。可采用高畦种植,畦高 20 - 30 厘米,畦宽 1 - 1.2 米,畦间开排水沟,以确保雨季田间不积水,防止根系腐烂。


二、金果榄播种时间


金果榄的播种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,包括种植地区的气候条件、繁殖方式等,合理选择播种时间能有效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幼苗成活率。


气候因素:金果榄喜温暖,不耐严寒,播种时间需避开低温期。在亚热带地区,如春、秋季气温较为温和,更适合金果榄播种。以广西、云南为例,春季 3 - 4 月,气温回升至 15℃以上,土壤温度适宜,种子容易萌发;秋季 9 - 10 月,气候凉爽,土壤墒情较好,也 是播种的适宜时期。而在北方地区,由于冬季寒冷,一般不建议露地直播,可采用温室育苗,待春季气温稳定后再移栽。


繁殖方式

种子繁殖:金果榄种子有休眠特性,需要经过低温处理打破休眠后才能播种。一般在 11 - 12 月采集成熟种子,将种子与湿润的河沙按 1:3 的比例混合,进行沙藏处理,置于 0 - 5℃的低温环境下 2 - 3 个月。经过沙藏处理的种子,在次年春季 3 - 4 月进行播种, 此时种子发芽率较高。


块茎繁殖:块茎繁殖可在春、秋两季进行。春季在 3 - 4 月,气温回暖,块茎开始萌发新芽;秋季在 9 - 10 月,植株生长缓慢,块茎处于休眠状态,此时切割块茎进行繁殖,伤口不易感染,成活率较高。选择生长健壮、无病虫害的块茎,切成 2 - 3 厘米长的小块, 每块带有 1 - 2 个芽眼,晾干伤口后即可种植。


三、金果榄生长周期

金果榄生长周期较长,从播种到收获一般需要 3 - 5 年时间,不同生长阶段具有不同的生长特点和管理需求。


幼苗期(1 - 2 年):从种子萌发或块茎定植到植株长至 20 - 30 厘米高为幼苗期。此阶段植株生长缓慢,根系发育较弱,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差。主要任务是促进幼苗根系生长和地上部分发育,做好遮荫、保湿、除草等工作。可搭建遮荫棚,使透光率保持在 30% - 40% ,避免强光直射伤害幼苗;定期浇水,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;及时清除杂草,防止杂草与幼苗争夺养分和空间。


营养生长期(2 - 3 年):幼苗期结束后,植株进入营养生长期。此阶段植株生长迅速,根系不断扩展,地上部分枝叶繁茂。需要加强水肥管理,定期施肥,以氮肥为主,配合磷、钾肥,促进植株生长。每年春季和秋季各施肥一次,每亩施腐熟农家肥 1500 - 2000 公斤 、复合肥 20 - 30 公斤。同时,要注意修剪过密的枝叶,改善通风透光条件,减少病虫害发生。


生殖生长期(3 - 5 年):当植株生长到 3 - 5 年后,进入生殖生长期,开始开花结果。此阶段需调整施肥方案,增施磷、钾肥,减少氮肥用量,以促进花芽分化和果实发育。在花期,可适当进行人工授粉,提高坐果率。果实成熟后及时采收,采收后的果实可用于繁殖 或加工。


采收期:金果榄以块茎入药,一般在种植 3 - 5 年后,块茎生长饱满、质地坚实、有效成分含量达到最高时进行采收。采收时间宜在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至春季萌芽前,此时块茎养分积累充足,品质最佳。采收时小心挖掘,避免损伤块茎,挖出后洗净泥土,除去须根, 晒干或烘干后即可出售。


四、金果榄田间管理

田间管理是金果榄种植过程中的关键环节,直接影响植株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,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精细化管理。


水肥管理

水分管理:金果榄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,但不耐水涝。在幼苗期,要保持土壤湿润,以促进根系生长,但浇水不宜过多,以免造成烂根。在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,植株需水量较大,特别是在夏季高温干旱季节,应增加浇水次数和浇水量,确保土壤含水量保持在 60% - 70% 。可采用滴灌或喷灌的方式浇水,既能节约用水,又能避免因大水漫灌导致土壤板结。雨季要及时排水,防止田间积水。


施肥管理:除了在种植前施足基肥外,在生长过程中还需进行多次追肥。幼苗期可每隔 1 - 2 个月追施一次稀薄的人粪尿或尿素溶液,每亩用量 5 - 10 公斤,促进幼苗生长。进入营养生长期后,每年春季和秋季各追施一次复合肥,每亩用量 20 - 30 公斤,同时增施 有机肥,如腐熟的饼肥、农家肥等,每亩用量 1000 - 1500 公斤,以满足植株生长对养分的需求。在生殖生长期,增施磷、钾肥,如磷酸二氢钾,每亩用量 5 - 10 公斤,叶面喷施 2 - 3 次,可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。


中耕除草:金果榄生长期间,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,保持田间清洁。中耕深度不宜过深,以 3 - 5 厘米为宜,避免损伤根系。在幼苗期,由于植株较小,杂草生长较快,应每月进行一次中耕除草;进入营养生长期后,可适当减少中耕除草次数,每 2 - 3 个月进行一次 。对于多年生杂草,可采用人工拔除的方式清除,避免使用化学除草剂,以免对植株造成伤害。


遮荫管理:金果榄喜荫蔽环境,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都需要适当遮荫。可搭建遮荫棚,采用遮阳网或其他遮荫材料,使透光率保持在 30% - 50% 。在夏季高温强光季节,要加强遮荫管理,防止植株被晒伤;在冬季,可适当减少遮荫,增加光照,提高地温,有利于植株越冬 。


病虫害防治:金果榄的主要病虫害有根腐病、叶斑病、蚜虫、蛴螬等。防治病虫害应遵循 “预防为主,综合防治” 的原则。

农业防治:合理轮作,避免连作;选用抗病品种;加强田间管理,保持通风透光,降低田间湿度;及时清除病残体,减少病虫害滋生场所。


物理防治:利用害虫的趋光性,在田间设置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;人工捕捉害虫,如蚜虫、蛴螬等。


生物防治:保护和利用天敌昆虫,如瓢虫、草蛉等,控制蚜虫等害虫数量;使用生物农药,如苏云金芽孢杆菌、白僵菌等防治病虫害。


化学防治:在病虫害发生严重时,可选用低毒、低残留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。如防治根腐病,可选用多菌灵、甲基托布津等药剂灌根;防治叶斑病,可选用代森锰锌、百菌清等药剂喷雾;防治蚜虫,可选用吡虫啉、啶虫脒等药剂喷雾;防治蛴螬,可选用辛硫磷颗粒剂拌 土撒施。使用化学农药时,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,注意安全间隔期,避免农药残留超标。





上一篇: 冬凌草种植技术

下一篇: 青葙子种植技术

会员评论

发表评论

用户名:匿名  匿名回复

0/500

实力认证

我的足迹